書摘1.JPG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的恐懼」書摘(歐文‧亞隆著/廖婉如譯/心靈工坊出版)

◎人類痛苦的根源,在於對死亡無所不在的恐懼
◎西諺:「死亡等同烈日不能直視」
◎對死亡認知:六歲至青春期(性慾潛伏期)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會由明轉暗,隱而不顯;至青少年焦慮便如山洪暴發,十幾歲的孩子常會滿腦子想著死亡

 
◎青少年從事極其冒險的活動來反抗死亡威脅
◎驚覺健康走下坡的一刻起,擔憂死亡的心便不曾歇息
◎人會因形體的死亡而銷毀,但也能從悟透死亡中得到拯救
◎死亡焦慮是生活裏的背景音樂
◎遺忘是某種形式的死亡,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在生命的終點覺醒:托爾斯泰伊凡‧伊列區之死敘述伊凡一生汲汲營營名利,從沒正視死亡,對周遭那些始終否認死亡,欺騙他會康復的人感到憤怒
◎悲痛和失落可以喚醒人,讓人意識到自身的存有
◎人要如何度過下半生勢必面臨的眾多關卡
◎死亡為何可怕?死亡讓你覺得恐怖的是那一點?
◎身體的症狀是死亡焦慮的薄弱偽裝
◎除了燒成灰燼的廢墟外,什麼都別留給死亡
◎沙特:「死亡只帶走斷了氣的人」
◎不聽不聞是你應付痛苦的方法
◎每一次的抉擇都牽涉放棄某些事,而每一回的放棄都將使我們看清自己的極限和世間的無常
◎做決定意味著放棄,所有的選擇都意味著放棄
海德格死亡定義:不可能有進一步的可能性
◎黑暗層面的內容、無法言喻的恐懼明白點出來
覺醒經驗幾乎潛藏在每一段哀傷旅程中,覺醒經驗遍佈人生各個時
正視死亡雖會挑起焦慮,但也是讓生活更為豐富的契機
伊比鳩魯:為人痛苦根源是無所不在的死亡恐懼
伊比鳩魯在臨終前雖病痛苦難當但靠回想自己與圈內
    朋友及弟子們
愉快談話來保持心靈平靜
伊比鳩魯勸人們收藏和喚起深深印刻在記憶中的愉悅
    經驗,若學會
一再運用這類回憶,人們就不需要無止
    境一昧追求快樂
善行陪伴人走入墳墓,德澤庇蔭代代子孫
◎自己的經歷讓其他相識或不相識之人受惠會由衷感到喜悅
◎當我們疲憊時容易遭受曾經克服過的念頭突襲
◎處理死亡最有效的方法是存在療法
◎死亡的過程是人生最孤獨的處境
◎親密關係是幸福美滿不可或缺的要素
孤獨有兩種:日常性存有性的孤獨
    日常性孤獨:屬人際上的,一種孤立於他人之外的痛苦,往往和害怕 親密,或和遭拒、羞愧、沒人愛感覺有關,垂死之人和他的家屬均  有之→垂死之人的家屬迴避垂死之人,垂死之人擁抱沉默以避免把 所愛之人拖進恐怖而沮喪的世界,這種孤獨會加重恐懼。
    存有性的孤獨:源於個體和他人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每個人隻身出 生隻身死亡,此種孤獨少年時不常見,遲暮之年感受最強烈
◎想和別人建立關係,同理是最強有力的工具
◎面對死亡之人,能給的幫助以單純陪伴最佳(對一位即將死亡的人來說純粹的陪伴是莫大的贈禮)
死亡最令你害怕的是那一點?
◎以受苦人能得到安慰的方式,承接住他們的恐懼
終極關懷(田立克創立名詞)有四:死亡、孤獨、生命意義、自由
◎尼采:「聆聽地窖狂吠野狗,你會變得更加睿智」
◎拉羅什富科箴言:「烈日和死亡一樣令人無法逼視」
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堅強
◎死亡恐懼會影響人整個存在,且為痛苦根源,必須悟透死亡,始能覺醒
癌末團體治療:團員意志消沉會交互感染,致活在陷入絕望中,日復一日等待死神腳步逼近,聲稱生活空虛了無意義,某一天,其中一位成員大聲宣布「我決定了,畢竟我還是可以給出某些東西,我可以示範出如何面對死亡,我可以為孩子們和好朋友立個榜樣,以勇氣和尊嚴面對死亡」,他因為想通而精神大作,其餘組員也士氣大振,他找到了方法,為生命注入意
    義,直到生命的盡頭。
漣漪的概念在親密關係中,這種會直接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使他人受惠的脈絡裏,力量尤其強大。
◎我把某部份的你融入我心裏,他改變我,滋養我,我將把他傳遞給其他人
◎我們通常不會在對方生前,而往往適在他死後的悼詞裏,對他所掀起的漣漪表達感謝
感激小敘:
1、滿懷感激之情對某個尚活著的人寫一封感恩信,然後兩人一組,把信念給對方聽。
2、邀請志願者上台分享~將感恩信念給大家聽
3、近期內抽空登門拜訪,把感恩信親自交給當事者
也許我們可自問「死亡時誰願意同行陪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陪伴日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平安林 的頭像
    平安林

    平安林讀書筆記

    平安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