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0052209b.jpg

「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及死亡」書摘
 
作者: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1926-2004)
譯者:林瑞堂
出版:張老師文化2000年出版
 
作者简介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M.D.) 精神科醫生、國際知名生死學大師、多年從事臨終關懷工作經驗,出版《論生死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等著作,協助許多瀕死病患安詳面對死亡,更撫慰無數臨終病患親屬的心,幫助他們克服失去摯愛的傷痛,晚年致力於愛滋病感染兒的關懷與照料。
 
本書是由作者演講錄音帶編輯而成
  1.1976死亡並不存在
  2.1980生命、死亡與死亡後的生命
  3.1980死亡是如此重要
  4.1981第二場演講
  5.1982我們這個時代的醫療
  6.1985在愛得格.卡席基金會的演講
  7.1987好好利用中間時刻
  8.1989塔克森工作坊(私人錄音)
  9.1978一封給九歲男孩的信

 

孩子的死亡,悲痛是自然的,但有適當的處理,就不會有悲痛情結早知道…就好了。」
 
小孩還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會想到死亡,會擔心自己的死亡,也會擔心愛的人及寵物的死亡。如果孩子對死亡的無知、焦慮、恐懼及哀傷無法得到適當的引領與調適,一旦碰到死亡事件,失落的傷痛及情緒的壓抑,小孩會以異常的行為及特別的方式反應出來,這將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健全人格的發展。
 
我們可以用直覺(內心的智慧)去體會孩子的畫(非文字象徵性的語言),用心去傾聽孩子的聲音。
 
紫色是靈魂的顏色:五歲罹癌末期孩子傑米畫一幅圖~紫色氣球飛上天空,你將知悉傑米已經知道自己病情及內心的期盼,意謂不久將來他會變成一個向天空飛去的精靈。
 
是兒童最簡單、最美麗、最有幫助的溝通訊息
 
請不要輕看苦難帶給生命的重塑性。
 
當生命走到盡頭,也就是病人及家屬有機會表達對彼此關懷及感謝、或是該說聲抱歉的最後時刻~「死亡」促使人與人之間可以有最真心的對話。
 
所以我們認為悲劇的,並非真的是悲劇,換個角度想也可將它當成生命成長的機會。
 
請不要輕看兒童對死亡瞭解的需要性。小孩的心靈跟成人一樣,對死亡充滿了疑惑及焦慮。因此,當我們過度保護小孩、刻意不與小孩討論相關死亡問題,並忽略他們悲傷反應時,小孩的內心,就會感到不安與痛苦,失去成長的機會,正如「將峽谷與風暴遠遠的隔開,就永遠看不到風暴所造成的紋路有多美麗」。由於兒童的感受難以用文字直接表達,若我們能透過觀察及聊天來解讀他們文字的象徵性語言(如圖畫),我們就能更靠近兒童的心靈世界。
 
請不要輕看宗教靈性力量的影響性。照顧臨終病人是叫人筋疲力盡、情感枯竭的工作,若我們能從宗教的激勵及靈性的體會,便能累積心靈的力量去從事這種陪伴心靈受創的人的工作。
 
將峽谷與風暴遠遠隔開,就永遠看不到風暴所造成的紋路有多美麗
 
生命中沒巧合,那怕我們出生的情況亦是如此,而我們所以為悲劇事實上並非悲劇,除非我們要這樣告訴自己。因為,我們也可以選擇將它當成生命的機會、成長的機會;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對生命的挑戰,提醒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生命。
 
當你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回顧來時路,那些艱困的日子、那些生命中的風暴,對你而言,都變成造就今日的你的原因之一。就像是,不知道誰曾說過:「這就像石頭丟進轉磨機裡,你可以選擇被碾碎,或是被磨得晶瑩剔透!」
 
梅大涅集中營發生的事件:
在我留在集中營的最後幾個星期,我發誓自己一定要活下來,像全世界訴說納粹與集中營的恐怖,當聯軍把我們救出來,我看著他們告訴自己:「不可以,如果我這樣做,就跟希特勒沒有兩樣了我只會將越來越多的仇恨種植在人們心中,如果我能真切的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面對這一切,相信每個人在世上都不孤單,相信自己敢於面對在梅大涅所發生的恐怖及夢靨,並讓它過去,如果我能觸動一個人的心靈,並將他由消極、仇恨、報復、怨毒之中拯救出來,使他變成一個能服務、能關心、能付出愛心的人,這樣我活下來才有意義。負面情緒只會帶來更多的負面情緒,它成長的速度可不會輸給癌細胞,但是我們也可以選擇相信自己所遭遇到的是個悲哀、恐怖的事實,過去的就應該讓它過去,不該讓它來影響甚至改變自己,他就做出這種選擇。然而,他能夠改變的就是自己所將要做的事,也就是,從已經發生的事情得到些什麼?也正因為如此,他決定待在這個充滿恐怖的景象與味道的恐怖地獄。
 
我來自一個沒有經過風暴摧殘的國家,我不瞭解生命的真相為何,在梅大涅集中營,九十六萬名兒童被屠殺,人世中所有的風暴剎那間向我襲來。有過這樣的經驗之後,人就再也跟以前不一樣了,我祝福這一天!若沒有這樣的風暴,我不會從事現在這樣的工作。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希特勒~為什麼向你我這樣的成年人下得了手,屠殺九十六萬名兒童?而下手同時,還能夠擔心自己家中的小孩有沒有得水痘?
 
如果我們想要做一個能服務、能愛人的人,我們真的得去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與內心可能的黑暗(心中那個希特勒),同樣地,在我們所有人心中,也都有變成泰瑞莎修女的能力。
 
用心傾聽,不是聽他們的一言一行,而是聽那些非語言的、象徵性的溝通方式。
 
教孩子認識死亡:
媽媽已經昏迷,就像是在一個蟲繭裏面,他不能再說話、再擁抱你,但他還活著。而且他可以聽到你說的每個字,每句話,每件事情,他甚至還可以聽音樂,很快在一、兩天之內,發生在蝴蝶身上的也會發生在你媽媽身上,他會像隻蝴蝶,破繭而出。
 
擁有一切卻同時一無所有,是怎麼樣的感覺
 
病人送我的禮物:
第一個禮物也是最大的禮物「教我在藥物、電療及醫學知識外還有其他可能,只要有真愛及關心,你可以幫助到人,幫助很多很多人早日康復。
第二個禮物是「教我一種語言,讓我能夠與面臨死亡的孩童一起努力,那種語言是象徵性的,全世界的人在危機中都會使用的語言,如果你被自然養育成人,你就不用為了幫助瀕臨死亡病患,而需要去閱讀關於死亡及臨終的書。
 
◎如果你能學著真正去傾聽精神病患,他們就會教你所謂的象徵性語言
 
不管是五歲或九十五歲沒有一個臨終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死亡正在逼近。問題不是:「我該不該告訴他,他快死了?」真正的問題是:「我能不能聽懂他?
 
知識是有幫助的,但光憑知識我們幫助不了任何人。如果我們沒有智慧、心靈還有靈魂我們連一個人都沒辦法幫助
在與病人共同努力的過程中瞭解到:不管他們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或是嚴重心智障礙的孩子、或是臨終病人,每個人都有個「目的」。他們不僅可以由你身上學習並得到幫助,他們還可以教你很多。在只有六個月大不會說話的心智障礙兒身上成立;同樣地,在那些無法治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也成立,那怕你第一次見到他們,他們的行為舉止與動物沒有兩樣。
 
世界上還剩下誠實的人,就是精神病患、幼小孩童、臨終病人 
 
同理心練習:
「七月你生日的時候我就不在了」
「唉呀!快別這麼說,你會好起來的」(本句話語意謂你還沒準備傾聽,事實上是逼他別說,讓他覺得更加孤獨,這種回應會打斷你跟病人之間的溝通,因為病人會了解到你還沒有準備傾聽。你可同理到這個阿嬤內心已感覺到死亡的逼近,你就坐在他旁邊,碰碰他,對他說阿嬤,有什麼事我可以幫你做的嗎?
 
◎探視病患時,病患可感覺出你的焦慮,於是跟你談論天氣,以緩和你的焦慮,把問題留給自己,也就是他不願增加你的焦慮,否則你就不願再來探視。
 
探病談話模式:
病人主動說:「我知道我罹患癌症,我永遠也沒有辦法離開這間醫院了」這是位該傾聽、幫助的病患,我們要認真回應,因為他們讓事情變得簡單得多了,他們為你開了溝通的程序,有什麼話他們就直說。
 
◎這些末期病患,能夠用正常語言,討論他們的癌症與臨終感受,他們已經超越了他們最大的恐懼,也就是對死亡的恐懼。
 
象徵性語言共有兩種:非文字與文字的象徵性語言。兩種都是你在全世界都可以使用的共同語言。一旦你學會這種所有孩童幾乎都會使用的語言,你就永遠不用再猜測或是賭一賭,你就會開始瞭解到,每個臨終的孩子,與每個臨終的成人都知道他們即將死亡,不論是清楚知道或是下意識感覺到,他們會與你分享一件他們需要分享的事,那就是他們未完成的心願。
 
◎耶穌很聰明的知道自己來世間是要教導世人的
 
◎臨終昏迷病人,就像是在一個蟲繭裏面,但是他還是活著,而且聽得見你所說的每一件事情,甚至還可以聽音樂,但是不能說話或回答。
 
◎你要一個孩子告訴你答案,你需要做的就是一直猜錯,時間一久,他們就受不了你愚蠢的問題而告你答案。
 
你不該遮蔽你的孩子,你不該過度保護孩子,因為你終究還是得讓他自己面對一切。
 
小孩對父母親的死亡會有什麼反應,取決於事情發生前他們是如何被教育的。如果父母親不害怕死亡,如果他們沒有過度保護小孩子,而是與他們共同面對寵物或祖母的死亡,而且,如果孩子們被允許在家中幫忙照顧臨終的病人,也被允許參加葬禮,那麼你的小孩就不會有什麼問題。這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年輕的父親或母親,帶回家度過最後時刻的原因。
 
如果你將峽谷與風暴遠遠隔開,就永遠看不到風暴造成的紋路有多美麗。這意味著,你不該遮蔽你的孩子,你不該過度保護孩子,因為你終究還是得讓他自己面對一切。你這麼做最後只是在保護你自己,不讓你的小孩有機會可以成長、準備自己,好面對生命的風暴。
 
當我們遇到小孩的爸爸媽媽即將死亡,如果家人問你:「我們到底該怎麼作才能使孩子們做好準備?」你可以要孩子們畫一張圖給你,接著,要他們說說自己對父親或母親即將死亡的事知道多少。
他走道黑板前,畫一顆繭還有一隻正在破繭而出的蝴蝶,接著,與小一的全班同學分享他到醫院探視臨終母親的經驗,這樣一堂我們認為關於生命與死亡的課程,是由一位一年級學生教給其他一年級學生。

 
如果我們大人能夠誠實一點,不要把死亡當成這樣可怕的夢魘,我們就可以將內心的感覺和狀態傳達給孩子。如果不會因為流淚,或是表達心中的憤怒而覺得尷尬,如果不去試著將孩子與生命中的風暴隔開來,而是他們共同面對,我們就可以讓死亡或臨終,不至於變成下一代可怕的問題。
 
◎在人生前送朵花給他們,比在死後將花籃堆放在他墳前好多了

 

美國教育方式「(show and tell)」,小孩可以帶一些特別的東西到學校與全班同學分享:例如小一學生在黑板畫「蟲繭及破繭而出的蝴蝶」,向全班同學分享自己經歷母親罹癌死亡一事,這個孩子能觸及全班同學的內心。

使用象徵性語言,我們可以像獵人那樣靜靜地坐在他們旁邊許久,而且我們真的關心他們,願意陪他們做,也給他們所需要的空間來與我分享。

◎十五歲女童將這幅拼圖畫(認真看圖有自殺端倪)傳給眾人看之後的兩個星期他自殺了(可預防自殺而未預防)。

◎學習
非文字象徵性語言(圖畫),這是我們真的得學習的東西,而且要看出問題出在哪裡也不困難,有些真的重要的事情值得我們花時間去做。能夠去聆聽我們身旁的人有什麼心事,這是相當重要的。同時我們也學會謙遜的重要,如果我們不知道他們想告訴我們什麼,那就告訴他們:「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耶。你可不可以再說一遍?」一旦你開啟了溝通程序,你就會發現,這根本沒有想像中困難。

◎麗絲低著頭看著他可憐而毀壞的身體-那大大的肚子還有細細的手跟腳,接著他開心地微笑:「我不覺得上帝(耶穌或佛陀)還可以給別人這樣困難的考驗。」

◎諮商療程最困難一點在於:當你試圖要幫助一個人的同時,你會發現必須攻擊另一個人。要避免這麼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你會聽見、看見臨終的病人被灌輸許多胡說八道、許多用來嚇人的鬼話。簡單來說,這許多的負面經驗讓你自己不變得負面也很難。

◎我們要認清自己負面的情緒(心中的希特勒),當我們感到惡意、當我們變得吹毛求疵、當我們傾向批評別人、當我們輕易為別人貼上標籤、當我們不喜歡別人採用的方法時。

但我們不能用傷害別人的方式,來為另一個人做出正面的貢獻,此時可以考慮使用象徵性語言。

與臨終病人一同努力是相當容易的,而與臨終的孩童一同努力更加容易,因為他們比較不複雜,他們非常直接。孩子們最不可思議的美好之處在於,當你犯錯的時候他們會立刻給你回應,你一犯錯他們馬上就知道。

當我們傾聽那些能夠解決未完心事的臨終病患,我們會發現,他們生命中頭一次知道:「什麼叫做充實的生活。」

道奇問親愛的羅斯醫生,我心中只剩下一個問題。什麼是生命?什麼又是死亡?為什麼小孩子必須死亡?

◎所以每個與你共同努力的病人,都會教你一些事情,這些並不都是關於死亡或臨終,也是關於生存與日常生活的事情。

◎上帝給與你的試驗都會是你需要的

◎所有的困難都是成長的契機,在這個地球上成長是唯一目的

◎感受痛苦、失落而不逃避,而是接受並從中學習,不將它當成詛咒或懲罰,而是一種非常非常特別意圖的禮物,這樣就會在苦難中成長。

人們要學習的最難的一課是學習無條件的愛

◎ 五種自然情緒:恐懼感、罪惡感、憤怒、嫉妒與愛。

悲痛是一種自然情緒,也是人類被賦予的一個禮物,用來處理生命中所有的損失

◎妨礙你們聽見孩子的是自己的恐懼、罪惡感、羞愧與依依不捨

悲痛情結語句:「如果我能夠…就好了」

◎幫助臨終病患變成一個不可思議的福址,這永遠不會消磨你的精力,因為你每一次發出回應,每一次看到病患的心靈花園冒出一株株小小的未完心事,你就會知道,該是替自己的心靈花園除草的時候

任何有例外的定義都不是最終的定義

◎開口要,你就可以得到,敲門,門就為你而開

◎我們需用完整無條件的愛,來衡量一生所做的每件事情,每一個想法,以及我們存在的每字每句

◎肉體不過是個軀殼,用來包裹我們不朽的自我

◎人類生命本是個不可思議的奇蹟,他們每天都會祝福生命,不只是因為其中的快樂與高潮,更因為其中許多困難的時刻

◎大家都認為吃飯、上廁所是理所當然之事而不會感激,到自己失去了,才能夠用懷舊的語調祝福他們

◎任何人都有治療別人的能力

◎不要去尋找教主或導師,老師都經過喬裝改扮,他們有的是小孩、有的是黑人清潔婦、有的是老年癡呆祖母

傲慢造成高年級生打低年級生

◎你永遠不能夠藉由打擊某人來幫助另一個人

◎要先醫好自己才能醫好這世界

◎生命不過是自己在生命的每個關頭所做出的選擇的總和

◎當你拯救某人,你試圖修理那個人的生命,當你幫助某人,你在那個人學會謙虛得請求幫助時伸出援手

◎如果你向別人要東西超過三次,那你就剝奪了他自由選擇的權利

◎ 如果有個小孩,他的媽媽自殺了,你會對他說什麼?你不可以對他們說教,讓小孩子畫一張圖畫讓他與你分享這幅畫的意義,給他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將內在的憤怒發洩出來。將所有的痛苦與憤怒傾瀉出之後,也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才有辦法開始幫助他。

◎ 瀕死經驗:每天你在鏡中看見自己的方式,每天你擔心自己太肥、胸部太平、大腿太胖或是你有太多皺紋的方式,我們會說這時都不是真正的你。這些完完全全都沒有關係。你的美麗來自於你就是你,獨一無二。

◎ 如果你們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傾聽自己內在的智慧,這些對你而言是任何人也都比不上的。

◎ 一個人只要沒人記得他,才真的死了

◎ 苦難的意義:如果你就要死了,希望對你會有什麼意義?如果你聽見自己得了末期的疾病,一開始,你都會這樣想:喔!那不是真的,一定哪裡出了問題。然後,你會希望可以開刀或者治療。如果不行的話,你接著會希望化學治療或者視覺化或者什麼樣的療程可以解決你的症狀,讓你至少可以有相對正常的生活與工作。所有你在生命中所面臨到的困難,所有的試煉與艱難、所有的惡夢與失落。所有的困難都是你們成長的契機。成長是存在唯一的目的。

 每一個人都有四個象限:生理象限、情緒象限、理智象限、靈魂(直覺)象限。

◎ 共同的泉源:死亡一點都不駭人,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看待生命的方式。肉體,驚慌或焦慮都會完全消失。

◎ 宇宙意識:生命就是一所學校,我們在此決定主修什麼、副修什麼;我們為自己選擇老師,並且所有人都得經歷考試、試煉與磨難

他又常常與上帝討價還價,拜託祂讓這個孩子最起碼能被教育,或者讓孩子可以認得媽媽,接著,他發現了擁有這個孩子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不論病情是如何時好時壞,在你通過一個考驗之後,你或許會康復好一陣子,接著新的問題又出現,你的問題並不會如此消失,你該去發現問題的背後,真正值得學習的是什麼……,這就是「苦難」的意義。所有在你生命中面臨的困難、試煉與艱難、惡夢與失落,都被人們當成是詛咒或上帝的懲罰等等負面的情事。其實你所遭遇的事情都不是負面的,所有經歷過的試煉與艱難及重大的失落,或讓你覺得「如果早知道,我就不會讓事情發生」等等都是給你的禮物(都是未完的心事),你必須鍛鍊成鋼。

如果我們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傾聽自己內在的智慧,這些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這樣我們就不會走錯方向,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的生命,那麼時間就再也不重要了。我們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或許我們很窮,或許會挨餓,或許錢財不見了,或許得搬到破舊的房子裡,但我們過著完整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後幾天我們會祝福自己的生活,因為我們已經完成來到人間真正要做的。

◎你可以用各種語言辱罵上帝,而牠只會靜靜的在那裏愛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陪伴日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平安林 的頭像
    平安林

    平安林讀書筆記

    平安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