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690438_831489510360817_4153249943272990807_o.jpg

「活出意義來」書摘
作者:弗蘭克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   
光啟文化出版

◎用信心喜悅去活出人生的豐盈
人會為意義而生,也肯為意義而死
◎人類有足夠的潛力來超越困境,發現一個能提攜其成長的真理
緩刑錯覺:死刑犯在處決以前,幻想自己會在最後一分鐘獲得緩刑
末世臉:臉色黯淡,形容憔悴,一副病懨懨的樣子,而且無法再勝任出力的苦工。
◎偌多:「愛,是人類一切渴望的終極
◎人類的救贖,是經由愛而成於愛
◎一個人孓然一生,別無餘物的人只要沉醉在想念心上人的思維裏,仍可享受到無上的喜悅~即使只是倏忽的一瞬間。
◎天使睇視那無限的榮耀,竟至於渾然忘我
◎愛遠超乎我所愛的人的肉身以外,愛最深刻的含意,就蘊藏在他的精神層次他的內在我當中
◎人在陷身絕境、無計可施時,唯一能做的,也許就只是以正當(光榮)的方式,忍受痛苦了,當其時,他可以藉著凝視愛侶在他心版上的影像,來度過悽苦的難關。
◎死亡陰影籠罩下的無望感
那一種死讓你覺得有價值?是在生產不力的勞動中拖延至死,或是以醫師身分幫助難友而死去?
◎在集中營裏任何事只要與生存活命沒有關係,就沒有價值。
◎人一但因為看不到未來而自甘沉淪,便容易有滿腹的懷舊愁思。
◎教導瀕於絕望的人認清一個事實,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對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對我們有何指望,我們不該繼續追問生命有何意義,而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問。
過去不論經歷了什麼,都可以成為來日的一筆資產
◎過去的光輝如何照耀著此刻的昏暗。
◎意義治療較少回憶、較少內省的方法。
◎德國諺語:一顆好良心是最好的枕頭
◎一半以上的人,經驗到生命的無意義感(存在空虛感)。
◎生命意義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日而異。我們要問:在一個人存在的某一時刻中,其特殊的生命意義為何?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職或使命,此使命需要具體去實現,他的生命無法重複,也不可以被取代,所以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機遇去完成獨特的天賦使命。
◎生命對他的指望~未來仍有某件事等著他去完成
◎獨一無二的特性,使得每個人都與眾不同,也使得每個人的存在有其意義。
我們這些仗著許多機運或奇蹟~隨你怎麼稱呼~而活過來的人,都知道我們當中真正的菁英,都沒有回來。
我們一旦看到一個同伴在抽菸,就知道他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力量和信心。
指頭把戲」:所有被叫到左邊的人,當時立刻由火車站直接遣送到火葬場。「你可以看到他在那裡。」一股火焰,正由煙囪口噴向灰濛濛的波蘭天空。
如果是醫科出身的,那他一定最先發現教科書全是在扯謊!譬如,我就記得教科書上說過:人如果每天沒有睡滿一定的鐘點數,就活不下去。這真是大謬不然。杜思妥也夫斯基曾斷言:人無論任何境遇,都適應得了
「修了臉,看起來比較年輕,臉色也比較紅潤。如果你們想活命,唯一的辦法便是:擺出還能勝任工作的樣子。」
最難受的,不是肉體上的痛苦,而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待遇所帶來的精神創傷
任何夢就是再恐怖,也不可能比得上集中營的慘酷現實。而我,居然想把這可憐蟲喚回到慘酷的現實中。
最難挨的,莫過於對家鄉和家人的思念。
(重獲自由時)「告訴我,你今天快不快樂?」他說:「老實說,一點也不。」其實,我們早就喪失了感受快樂的能力。
愛,遠超乎我所愛的人的肉身之外,不論她是否近在眼前,不論她是否尚在人間,其實都已經無關緊要。
你會以懷舊的心情,把這些前塵往事一一加以美化,這些瑣事、這些記憶,每每令我低徊不已乃至潸然淚下。
儘管(也或許因為)放棄了一切希望,我們仍(才)神往於睽隔已久的大自然美景,並為之心醉情癡。
尼采:「打不垮我的,將使我更形堅強。」
重歸故里的人最重要的一個體驗,便是歷盡滄桑之後所享有的一個美妙感覺:從今以後,除了上蒼,什麼都用不著恐懼了。
杜思妥也夫斯基曾說過:「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他們承受痛苦的方式,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內在成就
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對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對我們有何指望我們不該繼續追問生命有何意義,而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問。面對這個追問,我們不能以說話和沈思來答覆,而該以正確的行動和作為來答覆。到頭來,我們終將發現生命的終極意義,就在於探索人生問題的正確答案,完成生命不斷安排給每個人的使命。
他們對生命再也沒什麼指望了。碰到這種情形,最重要的便是讓當事人瞭解「生命對他仍有指望,未來仍有某件事等他去完成。」
人就這麼奇特,他必須瞻望永恆,才能夠活下去。我看到自己置身於一間明亮、溫暖、高雅的講堂,並且站在講壇上,面對全場凝神靜聲的來賓發表演說。演說的題目,則是關於集中營的心理學!史賓諾沙在《倫理學》上就曾說過:「我們只要把痛苦的情緒,塑成一幅明確清晰的圖像,就不會再痛苦了
一位詩人詩句:「爾之經歷,無人能奪。」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一個俘虜之所以變成怎樣的人,實在是他內心抉擇的結果,而純係環境因素使然。
唯有容許自己喪失精神防線的人,才會淪為集中營惡勢力下的犧牲品。
大多數人心頭漸漸滋生出一股頑強的幽默感。我們知道,除了這可笑的赤裸之身,我們以別無他物可供喪失。
除了那股奇特的幽默感,我們的心頭另外還盤據著一種感覺:好奇心。使得理智能超越周遭的環境,進而以客觀的眼光看待周遭。這種好奇漸漸轉變成驚訝:驚訝於自己居然沒有感冒。
為求自保,幽默感是另一項精神武器~每天至少要想出一則笑談趣事~一則與獲釋之後可能遭遇到的情況有關的趣聞。
我知道我在工作隊裡,必然不久於人世;然而,我如果非死不可,總得讓自己死的有點意義~不如以醫生的身份幫助難友而死去。
尼采說過:「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意義治療法,其重點放在「人存在的意義」,以及「人對此存在意義的追尋」上。一個人最根本的動機:「求意義的意志」。
按照沙特的說法,人要創造他自己,他要設計其自身的「存在」,也就是說他設計自己,包括「我應該是什麼」,或「我應該成為什麼」。然而,我認為的存在意義,並非由我們自己來創造的,而是要由我們去探尋發覺的。
這世界上並沒有什麼東西,能幫助人在最壞的情況中,還能活下去,除非人體認到他的生命有一意義。我用碎紙片記下許多摘要,以備重獲自由時能重新著書。我確信這份動機協助我度過巴伐利亞集中營黑暗的牢房,而克服了令人崩潰的危機。
「存在的空虛」所表現最主要的現象是無聊厭煩,現在我們可以領悟叔本華所說的:「人類注定永遠在兩極之間游移:不是災難疾病,就是無聊厭煩。」...有時求意義的意志受到挫折,於是用其他代替者作為補償,例如求權力的意志,以及求金錢的意志...有時候被求享樂的意志所取代,因此成為性的「代償作用」。
根本沒有所謂最好的一步棋~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職或使命
每一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藉著「負責」來答覆生命。因此意義治療學認為,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人的本質上,是要「自我超越」,而非「自我實現」因為一個人愈是拼命追求它,愈是得不到它。
◎生命的意義會改變,但永遠不失其為意義,我們能用三種不同的途徑去發現意義:
1.藉著創造、工作
2.藉著體認價值
3.藉著受苦
喪妻沮喪而癌重憂鬱的老醫生來看弗蘭克
弗蘭克說:「請問醫師,如果您先離世,而尊夫人繼續活著,那會是怎樣的情境呢?」
他說:「喔!對她來說,這是可怕的!她會遭受多大的痛苦啊!」
弗蘭克說:「您看,現在她免除了這痛苦,而那是因為您,才使她免除的。現在您必須付出代價,以繼續活下去及哀悼來償付您心愛的人免除痛苦的代價。」(痛苦在發現其意義後就不成為痛苦)
悲觀主義者就好像一個人,既悲且懼地發現他每天撕去一頁的日曆愈來愈薄積極解決人生問題的人則像似一個人撕下日曆的一頁後,在背面摘記一些日誌,然後按序歸檔。
天職:上天賦予每個人獨特的使命,天主教稱為「聖召
矛盾意向法」:「我只冒了夸爾的汗,但是現在我打算至少要冒十夸爾汗才行。」
治療失眠:請病人努力保持清醒狀態,即應用矛盾取向法反其道而行,就可以很快入睡,換言之,想入睡的「過分意願」引起預期焦慮使更無法入睡。
願望為思想之父
害怕為事故之母
◎集中營俘虜都有一種退化現象,精神生活變得更原始、接近本能的現象,他的願望及慾念,都在夢中顯現出來,俘虜最常夢到麵包、蛋糕、香菸、熱水澡,這些單純的慾念未獲滿足,他便在夢中尋求願望實現。
◎史賓諾沙:「我們只要把痛苦的情緒塑成一幅明確清晰的圖像,就不會再痛苦。」
◎一為猶太經師,妻子均死在集中營的煤氣室,繼室卻不孕,他絕望自己死後無子為他誦經祈禱,弗蘭克認為生育並不是生命唯一的意義,於是做最後嘗試試著幫助他
弗蘭克:「你是否不希望在天堂上再見孩子?」
猶太經師大哭著說:「我的孩子死得像殉道的聖人,因為在天堂上地位最高,像我這樣有罪的老人,卻不能期望在天堂上有相同地位。」
弗蘭克:「這就是了,經師,這就是你比你孩子長壽的意義,這樣,你才可以用這些年來的苦難淨化自己,直到最後,你即使不能像孩子們那般聖潔,也會有資格在天堂與他們在一起,聖詠上不是寫說天主不忘你的眼淚,因此,你的一切痛苦應該都不會是白費的。」猶太經師第一次終於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因為弗蘭克為他另闢一條路,而讓從新的觀點來看自己的生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平安林 的頭像
    平安林

    平安林讀書筆記

    平安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